从内在属性分析,数字贸易具有虚拟化、平台化、集约化、普惠化、个性化和生态化的特性。数字贸易的生产过程中使用数字化知识与信息,即要素虚拟化;交易在虚拟化的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使用虚拟化的电子支付方式,即交易虚拟化;数字产品与服务的传输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即传输虚拟化。在数字贸易中,互联网平台成为协调和配置资源的基本经济组织,不仅是汇聚各方数据的中枢,更是实现价值创造的核心;平台化运营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的主要商业模式,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此外,传统企业也致力于通过平台化转型提升竞争力。数字贸易能够依托数字技术实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集约化投人,促进研发设计、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市场营销等各环节的集约化管理;此外,卖家在线上交易中更愿意将照片、文字等信息发布在网站上,这有效减少了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效率得到了提升。同时,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贸易门槛,中小企业、个体商户和自然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消费者;在传统贸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在数字贸易中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贸易中并且从中获利;2019年,我国贫困县的网络零售额达到2392亿元,同比增长33%。而随着个人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数字贸易中,个性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与服务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亚马逊海外购的分析报告表明,消费者的选择非常多样化,长尾选品(原来不受重视的销量小但种类多的产品或服务)的销量增长明显。数字贸易背景下,平台、商家、支付、物流、政府部门等有关各方遵循共同的契约精神,平等协商,沟通合作,共享数据资源,共同实现价值的创造,形成了一个互利共赢的生态体系。
数字贸易的外部属性则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以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技术支撑,电子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互联网的发明和普及为数字贸易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的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型信息通信技术又进一步推动了数字贸易的发展,不仅拓展了数字贸易的标的范围,还提升了数字贸易的交易效率。另一方面,数字贸易以制造业智能化作为历史使命;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数字贸易的目标不再仅仅是实现货物、服务与生产要素的高效交换,更应当承担起推动实现制造业智能化的历史责任;通过数字贸易的联结,来自世界各地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被反映到产品研发、设计与生产过程中;制造业企业在努力满足消费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将不断推动生产过程的柔性化改造,最终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实现电商运营转型。